中国慢性乙肝48周临床治愈率达33.8%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 记者 齐征)在3月26日-30日于北京召开的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上,中国多项乙肝临床治愈研究成果引发关注。全世界样本量最大的慢乙肝(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真实世界研究——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研究数据显示,慢乙肝患者48周临床治愈率可达33.8%,为全球乙肝治愈提供“中国方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主持会议。 主办方供图
我国现有约75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占全球总数的1/3,而诊断率和治疗率仅为22%和15%,诊断、治疗缺口巨大,规范化诊疗仍是乙肝防治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乙肝病毒感染会极大地提升罹患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的风险。我国每年平均1000名慢性乙肝患者中,有1-5人会朝着肝癌方向发展,而临床治愈可显著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近年来,国内外乙肝临床治愈证据等级不断提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谢婵教授介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将核苷经治优势人群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追求临床治愈写入推荐意见。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和欧洲肝病学会指南也均将临床治愈作为慢乙肝治疗的理想终点。
中国科学家在乙肝治愈领域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2018年启动的“珠峰”项目覆盖全国400余家医院,入组患者超3万例,临床治愈患者达8848例。研究显示,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持续治疗36周以上,48周临床治愈率达33.8%。该项目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慢乙肝临床治愈真实世界研究。
2020年发起的“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绿洲)工程项目”两年阶段性数据显示,无论是初治患者还是核苷经治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在乙肝表面抗原清除方面均有显著优势。
我国首个针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大型研究“萌芽”项目证实,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治疗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更高,7岁以下儿童尤为明显。
为推广研究成果,我国正积极推进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2024年全国209家医院通过评审成为首批规范单位,通过“全病程科学管理”模式提升治疗效果。项目牵头专家高志良教授表示,将持续推动专家共识更新,探索新型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扩大治愈成果应用范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 中国快递协会严正声明:反对美方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
- 公益慈善研究院、公益慈善研究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 提供教师培训查询、电子工作证照服务!“中国教师”服务平台上线
- 好物齐刷刷丨三生研纳豆
- 这位院士的创新“膜”法,向海洋要淡水,“逼”国外品牌降价
- 欧莱雅中国发布美的社会经济学数据:1个岗位带动新增20个就业机会
- 突然确诊癌症!男子身体一直在报警!以为只是过敏......
- 图片新闻|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救出第9名幸存者
- 提供AI解决方案,展示人形机器人新功能,汉诺威工业展聚焦工业转型
- 入境游潜力持续释放
- AI助力结直肠癌治疗 三分之一患者有望减少过度治疗
- 助力青年以技能赋能乡村振兴,2025年“燕子青焙师计划”开营仪式在沪举行
- 雄安:统筹大规模建设与承接疏解工作
- 潮评丨“DeepSeek首次用于地震国际救援”,带给我们三重启示
- “甲亢哥”中国行抵达重庆,被轨道穿楼惊到“宕机”
- 浙大一院:打造高质量硬核实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浙江实践①】
- 科学运动、避免损伤,乐享健康生活 | 科学减重一起来
- 持续救援中!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开展联合救援行动
- 绿城中国:重点房企拿地额增三成 热度分化
- 解除六旬老人肿瘤危机 上海新华医院多学科联手突破内镜治疗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