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世界读书日前夕,余杭良渚玉琮与稻城皮洛石器开启“时空对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21:56:00    

  “余杭,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圣地;稻城,蓝色星球上的一片净土。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恰如稻城亚丁的洁白月光……”

  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在杭州余杭区和四川稻城县,一场跨越2600公里的“时空对话”正在展开——两地政协连续三年举办世界读书日联谊活动,以书香传递友谊,以读书促进交流。

  平均海拔三千多米的稻城县,是余杭区的对口支援地区。世界读书日联谊活动,让这两个地理环境、文化习俗截然不同的地方以书为媒,点亮了绚烂的文明之火,架起了跨越山海的友谊之桥。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石”遇余杭 “玉”见稻城》。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从一块距今23万年的石斧开始,解读“东亚最早石器工场”稻城皮洛遗址的文明密码。良渚博物院执行院长马东峰则以良渚遗址发现的玉琮为媒,展现五千年良渚文化的独特魅力。随后,两地政协委员共同朗诵诗歌《石器与玉琮的对话——皮洛与良渚的时空交响》。

  图书分享环节则是一场历史与未来的对话。稻城县政协委员洛绒汪堆通过一部村史,讲述了家乡亚丁村的巨大变化。余杭区政协委员曹鹏则围绕当下最前沿的脑机接口技术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深入展现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杭州新兴产业的未来前景。

  余杭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沈昱表示,“近年来,全国政协积极倡导‘书香政协’建设,我们不仅要以书会友,也要把从书中汲取的智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余杭、稻城两地发展和对口支援工作贡献力量。”

  两地政协委员连续三年“以书会友”,是余杭、稻城以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对口支援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七月,以“稻城旅游文化周”为契机,开展“非遗对话·阿西土陶与良渚陶器”活动,邀请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优秀企业家、艺术家赴稻城考察,让良渚文化与稻城土陶文化碰撞火花。

  据了解,自2021年建立对口支援结对关系以来,余杭区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实施对口支援项目44个,成功打造“余稻香”消费帮扶品牌,本次世界读书日联谊活动,将进一步引导两地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