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年均增速500%!润泽国际何以领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9:48:00    

大众网记者 仇艺畅 王珏 威海报道

在“内卷”成为各行各业高频词的当下,冷链物流的规模化、规范化与数智化转型正成为重塑生鲜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冷链物流项目,山东润泽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泽国际”)以年均500%的进出口增速强势领跑,2024年产值突破5亿元,成为行业新质生产力的标杆。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做供应链的‘支点’,更要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引擎’。”润泽国际董事长秦维涛表示。这家由2012年成立的威海润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2018年成立的山东润泽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整合组建的企业,自2021年9月开始筹建至2023年9月正式运营,在商务等部门的帮助下,稳步打通了冷链物流、生鲜电商、金融服务与科技研发等核心板块,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以全链服务能力重塑行业生态。

智慧筑基:冷链物流的“数智突围”

3月10日,一艘装载94吨俄罗斯鲜活雪蟹的货轮刚靠岸威海港,便被迅速送入润泽国际运输船内的暂养仓,实现“深海到库区”的无缝衔接。依托投资2.52亿元的冷链产业园,润泽国际打造了1.12万平方米智能分拨中心和1.77万平方米鲜活水产品库,构建起全国最大的帝王蟹等鲜活海产进口基地。在这里,鲜活水产品经过短暂“休整”,便可发往全国各地,最快次日即可送达消费者餐桌。

效率的背后,是润泽国际以数智化技术打通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信息孤岛”,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在线化和透明化管控。其智物流中控平台和仓储管理系统,不仅为电商用户提供了商品的一件代发、一键上平台等供应链的托管式仓储物流服务,更将国外进口的鲜活海鲜与国内农副产品、海产品跨境电商紧密连接,提供了全链条冷链仓储配送服务的极致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润泽国际的“韩国通道”也迎来了新突破。“四月初,我们的首批豆角将通过产业园内取得对韩注册许可备案证明的加工车间和包装车间完成分装,直供韩国市场。”秦维涛说,“依托成熟的冷链物流基础和国际认证资质,未来将有更多的农副产品走向海外,为区域外贸增长注入新动能。”

外贸新范式:全链服务撬动外贸增量

在规模扩张与利润挤压并行的当下,传统生鲜贸易的利润空间被中间环节吞噬。威海市依托国际港口及冷链物流优势,积极培育外贸供应链头部企业,助力企业开展境外对接洽谈,并鼓励头部企业为中小微企业赋能,开放仓储、冷链运输等物流资源,让中小微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保障生鲜产品的流通。

2024年,润泽国际进出口额突破4.2亿元,其背后离不开“源头直采+暂养技术+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开辟的新路径。

在贸易前端,润泽国际与俄罗斯等海外源头建立直采合作,压缩中间环节成本;在物流中端,依托3万立方米冷库和272个智能暂养池,提升鲜活水产品存活率;在服务后端,创新“仓单融资”模式,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为园区内的中小企业提供1-300万元不等的授信额度,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这种高效的“一条龙”全链服务,不仅让润泽国际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更使其在三四月的“淡季”依然保持满负荷状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户前来洽谈业务。此外,秦维涛还透露,近期公司正积极与俄罗斯相关渔业公司洽谈合作,希望将触角延伸至捕捞环节,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其国际生鲜贸易业务。这一举措,无疑将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

电商赋能:直播经济激活产业新生态

走进润泽国际的冷链车间,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正在进行:主播手持帝王蟹讲解,后台系统同步抓取订单,智能分拣线即刻启动包装,物流专线确保及时送达消费者。这种“边展示、边发货”的场景化营销,将冷链车间转化为“流量场域”,以“即播即发”的极致体验重构人、货、场关系,带动电商渠道产值大幅增长。

在平台流量和资源加持下,目前园区日均处理订单超4000件,“顺丰、京东专设物流基地,与“三通一达”共同形成高效配送网络,更让周边的无花果、樱桃等区域特产农特产品“触网”销售,通过“冷链+流量”双引擎走向全国。

“电商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塑造的窗口。”秦维涛表示,随着“波士顿龙虾京东生鲜认证暂养基地”等合作的正式落地,企业的电商板块将更值得期待,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

科技驱动:产学研融合破解行业痛点

生鲜产业的终极挑战在于“与时间赛跑”。润泽国际深谙此道,持续加码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融合,借助研发团队深厚的科研底蕴与卓越的创新能力,力求在科研的沃土上深耕细作。

润泽国际联合山东大学研发团队投入3000亩海洋牧场项目,攻克了活体暂养环境模拟技术,精准模拟生鲜产品的原生环境,在暂养品质与各项关键数据上取得了行业领先的优势。此外,与北京大学合作的“首代母鱼”育种体系更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润泽国际从海洋食品的“搬运工”向“制造者”转型奠定基础。

未来,润泽国际还有望参与制定鲜活水产品技术规范等标准,从产业链参与者跃升为规则制定者,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生态共赢:产业集群释放乘数效应

润泽国际的愿景不止于自身壮大。通过“园区+企业”的共生模式,其70亩产业园区内已吸引30家企业入驻,共享冷链分拨、电商直播、金融支持等基础设施,形成了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生态圈,映射出产业从“单点竞争”到“生态竞合”的深刻变革。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园区+’模式,让中小商户以低成本接入更大的供应链,实现共享生态、互相扶持的集群式成长。”秦维涛强调,“当我们能通过赋能园区伙伴实现共同受益时,其价值就已远超商业利润本身。”

在秦维涛看来,产业的未来属于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先行者。润泽国际不仅要跑得快,更要跑得稳。从普通仓库到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从传统贸易商到全产业链服务商,润泽国际的崛起之路正是国内生鲜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面向未来,秦维涛定下了新的目标:2025年园区进口综合创汇突破10亿元,五年内建成全国最大鲜活海产品暂养基地之一,以全链创新探路,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