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话绘 | 当“雪王红”遇上“行政绿”:城市治理切勿“乱涂色”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多家蜜雪冰城门店的招牌经历了一场“变色风波”,事件的起因是当地城管部门以“城市规划”为由,要求商户门头牌匾禁用红、蓝、黑三种颜色,蜜雪冰城标志性的红底白字招牌被迫更换为绿色、灰黑色等非禁用颜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之后,又在舆论哗然中悄然恢复红色。
商户招牌从来不是简单的“视觉色块”,而是商业文明的鲜活符号。蜜雪冰城的红色招牌,历经20余年深耕,早已成为消费者识别品牌的“视觉密码”。
有调查显示,85%的消费者将色彩作为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色彩能提升品牌80%的辨识度。红色刺激食欲、蓝色传递信任、绿色象征健康,这些色彩的情感联想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麦当劳的红黄配色、星巴克的蓝色标识、Zoo Coffee的个性化色彩策略,均通过色彩强化品牌认知与市场竞争力。
这种融入品牌基因的色彩标识,承载着企业的市场信誉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本质上是受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然而三河城管仅凭一纸口头通知,便要求禁用红、蓝、黑三色,将“色浅、淡雅”的指导性原则异化为“非红即绿”的强制命令,不仅无视商业规律,更涉嫌侵犯企业合法权益。
政策执行的荒诞性,源于治理逻辑的本末倒置。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明确规定“除明确禁止内容外,均为指导性意见”,但城管部门却将“建议”当“禁令”,对常见商业色搞“一刀切”。
而且,被禁用的红、蓝、黑恰恰是商业场景中最具识别度的主色调——红色象征喜庆、蓝色代表科技、黑色彰显品质,禁用这些颜色无异于强行剥离品牌的视觉灵魂。这种脱离市场实际的“官样审美”,让街道沦为行政权力的“调色盘”,最终只会催生千店一面的“审美荒漠”,背离城市治理“以人为本”的初衷。
城市治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市容”与“市利”共生共荣。商户招牌既是城市形象的“面子”,更是商业活力的“里子”。基层部门在规范市容时,理应守住法治边界:政策出台前需科学论证、广泛听取民意,执行时需明确依据、避免“运动式治理”,更不能用口头通知替代法定程序。当“雪王红”在夜色中重新亮起,照亮的不仅是门店的招牌,更是对城市治理的深刻反思——比统一颜色更重要的,是让治理思维回归理性:尊重市场规律,敬畏商业创意,守护法治精神。唯有如此,城市才能容得下万千色彩,而不是让权力的“单一色调”淹没街头的生机与活力。
(漫画 张叶 评论 景洁 王亚楠 策划 殷小平)
校对 胡妍璐
相关文章:
- 黄子韬说为造卫生巾“赌上一切”,是悲情营销吗
- 商业航天发展有多快?5—10年内有望实现太空旅游
- 插话绘 | 当“雪王红”遇上“行政绿”:城市治理切勿“乱涂色”
- 大江晚报涂志勤:滨州是有爱的城市,一定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 60秒看雄安|邂逅“未来之城”的绿茵场
- 天虹官宣:全面助力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
- 市民问政|合肥大桃花片区运动中心目前在规划阶段
- 向新而行 智享未来!2025齐鲁春季车展盛大开幕
- 德系三强首推终身质保 一汽奥迪“掀桌子”的底气何在?
- 济宁市汶上县:AI赋能让城市管理更精细
- 《杭州密码:“六小龙”何以在此腾飞》出版发行
- 广州升级“3E”城市服务体系,为第137届广交会多维度释放“广州引力”
- 这项化妆品地方新标发布,有助降低盲盒式销售风险
- 青州 | 购车遭遇“退定难”,消费者权益如何守护?
- 海量财经丨高端化与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力,青岛啤酒连续五年利润正增长
- 销售额突破75亿、客流同比提升15% 朝阳合生汇20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
- 美政府滥施关税,美国媒体看到了中国应对的底气
- 突发!一汽车失控撞上花坛腾空飞起,落下后砸毁5辆车:保时捷、奥迪......
- “码”上检查,长宁城管开启智慧监管新模式
- 周末·提醒丨深夜被盗刷162笔超8万,只因开通了“免密支付”?快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