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科技创新走向落地的生动寓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1:14:00    

红星新闻 熊志

4月19日7时30分,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跑步爱好者一起冲出起跑线,在21.0975公里长的赛道上挑战极限。

上午10时11分,天工机器人冲过终点线,用时约2小时40分,成为首位完赛的机器人。

↑天工队选手“天工Ultra”冲线。图据央视新闻

从在春晚舞台上扭秧歌,到像运动员一样在真实的赛道上驰骋,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优化迭代,像一个逐渐觉醒的智能生命体一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赛现场,形态各异的人形机器人纷纷亮相,有娃娃脸的,也有带翅膀的,有1米8的“大高个”,也有75厘米的“小巨人”。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就像一部现实版的科幻大片,是智能技术的展示,更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次系统检验。

约21公里的半程马拉松,对人类是一场极限耐力的挑战,对机器人而言,何尝不是如此?

过去,那些爆火的人形机器人,更多亮相在表演舞台,或者在封闭的环境测试。但马拉松的赛场,是真实复杂的室外环境,机器人需要应对复杂的地形,还要面对其他人类和机器人的干扰因素。而且21公里的运动里程,对动态平衡、续航能力以及关节抗磨损能力等,都是极大挑战。

这正是科技创新走向落地的一个生动寓言。

就像每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学会熟练地直立行走一样,背后是经过了无数次的神经、肌肉练习。人类迈出的简单一步,都是无数次重复学习的结果,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同样需要经历这个漫长的过程。现实环境的考验,是智能技术走向成熟落地所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难题。

然而,也正是这些技术层面的挑战,让这场“极限挑战”变得生动有趣,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画面。

比如,有机器人摔倒后,迅速站起来继续比赛,并在观众的掌声中挥手致意,像极了一个有思考和行动能力的生命体;为了降低跑步过程中对结构的冲击,有的机器人穿上了29到31码的童鞋;在备战期间,有机器人20天跑废了4双鞋……

充满趣味的细节,正是科技创新价值的生动体现——科技创新不仅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还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欢声笑语。

当然,智能机器人迈出的人类历史第一步,或许并不完美。它距离真正像人类一样自由行走跑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比赛过程中,它可能会摔倒,让人担心可能因发热而宕机,甚至需要真人陪跑,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可以说,每一项重大突破都建立在一连串的“摔倒”之上。在真实复杂的室外场景,人形机器人遭遇的那些挑战和挫折,恰恰可以给予技术研发最真实的反馈,实现技术的不断优化。

人形机器人奔跑起来,科技创新也在进入提速阶段。在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当下,有理由相信,人形机器人未来会加速落地应用,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

原稿点击>>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科技创新走向落地的生动寓言-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