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穿透财报|中科飞测的“AB面”:营收狂飙55%,却迎上市首亏,“技术变现”悬念待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9:06:00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孙华秋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编辑|韩迅

4月4日,中科飞测(688361.SH)披露了2024年成绩单。作为半导体检测设备细分领域的“尖子生”,中科飞测2024年营收表现亮眼,同比大增54.94%至13.80亿元,首次冲破10亿元大关。

让人意外的是,中科飞测却迎来上市首亏,净利润直接变成负数,大亏1152.51万元。

那么,中科飞测增收不增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拆解。

一、利润表:营收“坐火箭”,却迎上市首亏

2024年,中科飞测宛如“开挂”一般,全年狂揽13.8个“小目标”,同比大增54.94%,尤其是第四季度收入直接“狂飙”87.39%,这主要得益于半导体国产化带来的大量订单。

具体来看,2024年1—4季度,中科飞测的营收分别为2.36亿元、2.28亿元、3.49亿元、5.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60%、12.07%、56.79%、87.39%。

然而,利润端却上演了“高台跳水”的剧情:净利润从2023年的1.4亿元直接跌到2024年的-1152.51万元,相当于每天从赚38.45万元变成亏3.16万元!

仔细一看,中科飞测的利润下滑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研发投入狂飙。2024年,为了突破高端半导体检测设备的“技术壁垒”,中科飞测直接砸了4.98亿元(近四成收入)搞研发,同比增速高达1.18倍,相当于每天烧掉136万元!

二是股权激励掏走利润:内部发超8300万元“红包”。2024年,中科飞测对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确认了8320.80万元的股份支付费用,侵蚀了部分利润空间。

二、资产负债表:产能大扩张,负债如影随形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2024年,中科飞测玩了一场疯狂扩张的“资产大冒险”:一边是产能扩张的野心,一边是负债飙升的隐忧。

2024年末,中科飞测的总资产从2023年末的34.28亿元大增7.8亿元至42.08亿元。

其中,中科飞测的固定资产同比猛增54.48%,直接飙到2.08亿元;再看在建工程,同比暴涨835.18%至2.96亿元,增长较快。

然而,这场“资产大冒险”并非没有代价。2024年末,中科飞测的总负债飙升至17.70亿元,同比增长74.06%;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29.67%跃升至42.07%,相当于公司每100元资产中,有42元是借来的!

2024年末,中科飞测的存货高达17.47亿元,同比增长57.08%,存货规模超过了当期营收!一旦市场需求降温,堆积的存货降价促销就会产生跌价减值损失。

同期末,中科飞测的应收账款同比大增121.14%,达到3.59亿元。因此,坏账风险需警惕。

整体来看,2024年,虽然中科飞测的总资产增长明显,但所有者权益仅增长1.11%,远低于负债增速(74.06%)。

三、现金流量表:经营现金流恶化,赎回理财资金“回血”

2024年,中科飞测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13亿元,较2023年的-5204万元大幅下降,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剧,主要系原材料采购支出和研发费用大增。

简单来说,现在中科飞测“进货+研发”花的钱,比卖产品收回来的钱更多,短期现金“入不敷出”,经营资金压力变大了。

2024年,中科飞测的投资现金流净额为5.52亿元,由负转正,主要是公司之前拿闲置资金买了理财产品,2024年这些理财产品到期赎回,拿回了现金和利息。

回溯2023年,中科飞测通过IPO融资获得巨额现金,当年筹资现金流净额为15.97亿元。而2024年,中科飞测的筹资现金流净额却“画风突变”,降至-2459万元,由正转负,主要是对外融资少,以及还旧债、分红所致。

四、核心观点:风险与机会交织,长期押注“技术变现”

中科飞测2024年呈现“营收高增长+高投入”的双高特征,不过,短期盈利被研发投入和股权激励拖累,同时,经营现金流和库存压力像两座大山压在头顶。

换言之,作为一个“技术宅”,中科飞测正处于“研发投入—市场验证—产能爬坡”的关键攻坚期。

因此,对投资者而言,短期需关注中科飞测的现金流压力与客户回款风险,长期则取决于该公司技术突破的商业化速度,同时须警惕国际竞争加剧与研发投入回报周期过长的风险。若未来中科飞测的盈利持续改善,或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