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家文化”润得社区生活更美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1:30:00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

“现在邻里相处得像一个大家庭,到处都热热闹闹的。”近日,在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街道两江名居公租房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芊艺艺术团团长林璐刚完成舞蹈排练,对记者说,“我们这些姊妹经常趁空余时间一起练舞,发展个人爱好,多安逸嘛。”林璐身后那宽敞明亮的排练室里,舞蹈爱好者们时而随音乐起舞,时而交流舞步动作要领,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针对林璐这样有文艺爱好和文化需求的居民,两江名居社区专门开辟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吸纳居民志愿者成立了舞蹈、书法、象棋等13支文艺队伍和体育协会。

“两江名居社区居住着1.7万户、4.5万人,是全市最大的公租房社区之一,人口体量大、结构复杂、流动性强,居民来自26个不同省份。”蔡家岗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学表示,为了让五湖四海的居民成为温馨的一家人,让进城务工人员成长为新市民,街道和社区下了不少力气。

“周边有什么活动,社区都主动给我们牵线搭桥提供舞台。之前社区办‘邻里节’,我们艺术团就去表演节目。”林璐话里透着欢喜。至今社区已累计支持创作文艺节目280余个,为居民提供志愿文化服务400余场次。

说到“邻里节”,爱打乒乓球的谢光丽也来了劲:“邻居里高手多嘞!除了每年的全民健身运动会,‘邻里节’也是大伙切磋的好机会。”

乒乓打得有来有往,邻里间也在频繁往来中愈发亲近。以“家庭、家教、家风”为主题的两江名居“邻里节”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还有文艺汇演、体育比赛、院坝故事会和“最美公租房家庭”评选……居民们都能在活动里找到互动的乐趣。

“我们还把志愿服务植入‘邻里节’,面向辖区内社会单位、爱心商家、热心居民招募能工巧匠,引导居民用自己所长满足大伙所需。每回的‘邻里巧匠志愿集市’,大伙参与度都很高,评价也都不错。”刘学说。

文明氛围激发文明行动的自觉。依托全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租房分中心、“居民议事厅”等实践点,两江名居社区已经组建15支、68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在实行志愿服务爱心积分兑换后,志愿者累计的积分达3万多分。

刘学介绍,为发挥好居民自治主体作用,两江名居社区在5个小区打造特色党支部,加强党建引领,又建立了楼栋互助会、小区协商会、居民议事会,组建楼栋互助小组45个。

现在,一到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社区的党员们就会围绕邻里和谐等开展宣传宣讲。2个调解室和1个心理咨询室,网格员、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等“和事佬”“文明使者”也都成为“定点服务+敲门服务”解决矛盾的热心力量。独居老人照料、家庭矛盾调解、邻里纠纷调解……有事儿大家商量着办、平心静气地谈,形成共商共建的好氛围。

“邻居之间都是熟脸,刮风下雨没关窗这些小事都互相提醒,更别说日常借个东西、帮个忙,大家都张得开嘴,也总有回应。”谢光丽说,“居住在和谐的社区氛围里,那才舒心。”

自从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租房分中心打造了社区书吧等公共文化服务,完善的功能也让谢光丽赞不绝口:“孩子经常去看书,还参加些剪纸、画画的活动。平时放学托管、作业辅导,也令我省了不少心。”

两江名居社区还联合西南大学共同举办绘本阅读、书画培训等品牌活动,并常态化进行读书分享交流、科技知识普及,为居民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实现在小区就能“充电”的愿望。

以社区空间为阵地,就业服务站也运营了起来,还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实现就业咨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一站式志愿服务。每季度将企业汇集至居民楼下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为找工作的居民解了燃眉之急。“通过‘家门口的招聘’,我们已累计帮助8482名居民达成用工意向,实现技能培训提升1000余人。”刘学说。

记者 黄汉鑫 李宏 张国圣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