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全球多地花粉扰人 如何应对花粉过敏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科普|全球多地花粉扰人 如何应对花粉过敏
新华社记者李雯 钱铮
春季以来,北半球多地拉响花粉过敏警报。世界过敏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30%的人口受过敏性疾病困扰。人们应该如何应对花粉过敏?
多国拉响花粉警报
目前正值日本樱花季。据日本“植物365天”网站介绍,樱花花粉理论上也能引发过敏,不过由于樱花传播花粉主要靠吸引昆虫帮忙搬运,不需要把花粉飞散出去,实际上因樱花花粉过敏的情况较少。但如果摸过樱花花粉,不洗手就去摸脸或者接触食物,也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所以喜欢赏樱的人士在接触过樱花后,要注意洗手或者擦干手。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陈小丽指出,风媒花粉通常来源于树木、杂草和灌木类植物,其特点是颗粒小、重量轻、数量多,容易随风传播,因此成为主要的过敏原。而虫媒花粉颗粒较大、重量重,不易通过风传播,主要通过昆虫传播,因此较少引起过敏反应。中国常见过敏发生的季节可分为春秋两季,春季过敏原以圆柏等树木花粉为主,秋季过敏原则以蒿属花粉以及葎草花粉为主。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也发布了警惕花粉过敏的信息,其中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2000万人存在因花粉而出现季节性过敏的问题。
欧洲气候与健康观察组织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花粉过敏在欧洲人群中的患病率估计为40%,使花粉成为欧洲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在欧洲,草类花粉是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来源,因为草类的地理分布范围很广。在树木中,容易引起过敏的花粉来源是北欧、中欧和东欧的桦树以及地中海地区的橄榄树和柏树。
花粉过敏影响几何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发布的资料显示,花粉过敏是一种由花粉引起的季节性过敏。花粉很容易进入鼻子、眼睛或肺部。如果对花粉过敏,免疫系统会认为花粉是一种危险的入侵者。它会产生化学物质来抵抗花粉,患者就会产生过敏反应。花粉过敏患者可能有以下症状: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眼睛浮肿发红或流泪、眼鼻或喉咙发痒、咳嗽、喉咙痛、过敏性哮喘、失去嗅觉或味觉。
陈小丽指出,花粉接触皮肤后,可能在面部、颈部、手臂等处出现红斑、丘疹,伴随明显瘙痒感,搔抓后易破溃,严重时会有渗液、结痂,还可能遗留色素沉着。少数严重的花粉过敏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头晕、头痛、发热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近来人们对花粉过敏的感受增加,可能与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关。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指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降水变化、霜冻天数减少、气温升高等,这些变化会影响花粉季节的开始、结束时间,以及植物产生多少花粉、空气中有多少花粉、花粉的致敏性等,从而影响人们接触花粉及花粉过敏的风险。
欧洲气候与健康观察组织发布的研究显示,在大多数欧洲人居住的城市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高温,导致花粉季节提前开始。城市环境中长期高水平的二氧化氮与不少物种比如桦树花粉的致敏性增加有关。臭氧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何应对花粉过敏
据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介绍,应对花粉过敏的方式包括服用药物、注射脱敏针、改变生活方式以避免接触花粉。其中,脱敏针的作用原理是逐渐改变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医生可为过敏患者注射一系列含有花粉的脱敏针,注射的花粉量逐渐增加,从而增强患者对花粉的耐受性。
美国过敏学、哮喘和免疫学学会建议,过敏风险较高者可在花粉季节之前就开始服用相关药物。例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可发挥缓解过敏症状的作用,氟替卡松等鼻腔喷雾剂可减少鼻腔炎症。
在花粉浓度较高时,尽量留在室内也是一个办法。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建议,过敏风险较高者可以留在室内关上窗户,使用空调或风扇保持凉爽。如果要外出,可以戴上防尘口罩,帽子和太阳镜也有帮助。如果在户外度过一段时间,回家后立即清洗在外面穿的衣服,睡前淋浴并洗头。
此外,欧洲气候与健康观察组织指出,通过精心选择树种,在城市内外建立低过敏性绿地,可以降低花粉过敏的患病率。(完)
相关文章:
- 美媒称没人买美国的账
- 美国一件411.71美元衣服,包含44.09美元关税附加费
- "感谢"白宫送机遇?巴西矿产和能源部长将访华
- 热解读:电影局发声后中西升级电影合作
- 美国滥施关税波及本国农业 涉多个特朗普票仓地区
- 加拿大总理:就是要给美国造成最大痛苦!
- 普京和美特使闭门会谈4小时,未来可能与特朗普通话,同日乌方抵美商谈新矿产协议
- 奥本海默:维持Lam Research评级
- 【“中国游记”第一季㉒】成都采耳太“上头”!让外国人沉迷的中式耳道SPA有多爽?
- 布林肯批美滥施关税:“美国优先”将变“美国独行”
- 4月11日牡丹花情预报
- 大立科技: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层面影响相对轻微
- 果然视频·看天下|美国一直升机坠河,机上6人遇难
- 全省唯一入选团队!汕大医附一院宁养义工队获评全国“2024年度最……
- 美元崩了!美债抛售 现货黄金涨破3200美元
- 科普|全球多地花粉扰人 如何应对花粉过敏
- 现货黄金冲破3200美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幅回落
- 美前财长耶伦: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是“最严重的自我伤害”
- USDA:4月份公布的美国棉花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