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驾驶电动车发生事故致他人死亡,父母被判承担巨额赔偿
近日,涡阳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审结一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2024年10月,未满16周岁的杨某驾驶电动自行车,自东向西行驶至某村东头路段处时,因未确保安全驾驶,与同向在前董某驾驶的人力三轮车相撞,造成董某死亡及双方车辆损坏,后经交警部门认定,杨某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杨某驾驶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事故发生时,杨某未满18周岁,属限制行为能力人,其个人财产不足以赔偿时,作为其法定监护人的父母未能举证证明其尽到监护职责,应承担杨某对他人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遂依法判决杨某的监护人赔偿原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40余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电动自行车不是玩具,别让孩子随意骑行,尤其是农村地区12~15岁的未成年人事故占比高,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判断力、控制力差,交通安全意识相对淡薄遇到突发情况时无能及时采取措施易发事故。
未成年人骑行电动自行车为何危害很大?
中学生骑电动车的危险因素:
一、心理
很多学生骑电动车,完全是出于好奇、攀比的心理,贪玩及虚荣心作祟,盲目跟风,这样很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
二、制动
电动车虽快速、便捷,但稳定性和刹车系统的安全性能不如自行车,学生遇到紧急事件时的控制能力弱,很容易导致惨剧的发生。
三、速度
学生性格比较冲动,骑行电动车一般车速很快,远远超过电动车骑行规定的车速,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四、载人
部分学生骑电动车经常搭载同学或朋友,或不好意思拒绝同学和朋友要求搭乘的请求,车身重量增加,在危险时保持车辆平衡和刹车更加困难,增加了危险性。同时,如若因骑车带人引发了安全事故,还会发生不必要的经济矛盾纠纷,给彼此家庭带来伤害。
五、炫技
部分学生骑电动车时喜欢在路上玩漂移、打角度、急速拐弯、比赛超车,做出一些非常危险的动作,既危及了自己也危及到他人的生命安全。
六、交规
学生往往不熟悉交通法规,经常出现超速、超载、逆行、带人、随意占用机动车道、随意变更车道、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等违规行为,造成极大的危险。
七、意识
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骑行电动车时往往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如戴头盔)。一旦发生危险,易酿成惨祸。
未成年交通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加强对于未成年在校学生交通安全的引导,规范出行共同守护交通安全!
转自:偃师交警大队
来源: 洛阳交警
相关文章:
- 未成年驾驶电动车发生事故致他人死亡,父母被判承担巨额赔偿
- 兰州金河煤矿发生二氧化碳突出事故致5人遇难
- 贵州天柱:“五堂联动 共建育人”模式守“未”成长
- 让群众的“金点子”结出“金果子”
- 天气转暖电动自行车违法频繁 交警持续开展治理
- 深圳一男子转给情人287万,妻子起诉夺回268万
- 桃源县文星小学开展信息素养学生作品竞赛活动
- 在春游的烟火气里打开劳动教育
- 烟台中小学“五一”后实行“双大课间”制度
- 车间深处读书声?贵州电商职院创新“厂中校”育人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 故障车高速抛锚 民警暖心救助
- AI技术勿滥用!在校大学生非法获取2万条学生信息
- 突发!一汽车失控撞上花坛腾空飞起,落下后砸毁5辆车:保时捷、奥迪......
- 广州问界M7交通事故“产品责任纠纷”一案将开庭审理:赛力斯、华为等8家公司被列为被告
- 用AI给2000多人发骚扰短信,在校大学生被抓!
- 石家庄一景区观光列车突发事故致游客滞留,景区:无人员伤亡,已退票
- 小米事故背后:更多智驾车型等待上路
- 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2025年招生简章公布
- 民乐县三堡寄宿制小学开展“教会儿童自救 提高生存能力”生存训练营活动
- 司机下车后被溜坡车辆撞倒的电线杆砸伤,交强险赔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