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青岛:"用好电"十项措施发布,全面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1:45:00    

4月15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强信心 亮举措 促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六场,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聚焦电力可靠保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推出了一揽子工作措施,并联合发布了《青岛市推动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高见、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咏新、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刘兆元出席。

发布会上,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高见系统介绍了近年来青岛市电力发展情况,充分肯定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在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随后正式发布《十项措施》。

近年来,青岛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当前青岛正加快建设“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社会、企业和群众生活对电力供应稳定可靠、绿色低碳、方便快捷的要求越来越高,青岛在全国率先发布“用好电”举措,为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注入了强劲动能。《十项措施》聚焦供电质量、服务品质、用户感知等关键事项,以高标准服务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市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为目标。

聚焦“供电质量好”

确保“不限电”。坚持“电等发展”,每年将电力保供电网项目列为青岛供电公司“1号工程”,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夯实电力保障的坚实电网物质基础。常态化运行市县两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精细摸排负荷资源,政企联动足额构建需求响应资源池,确保有备无患、满电供应。

力争“少停电”。应用“带电+发电”等技术,实现计划停电“能带电不停电”。采用带电检测、自动化装置实现故障及时发现、准确隔离。建立“33324”抢修机制,抢修人员3班倒不间断值班,平均30分钟内到达现场、3小时内完成处置,24小时响应用户诉求。

推动“多用电”。聚焦重点领域、关键行业推行电能替代,打造能源托管、合同能源管理示范案例。分行业推行工业电窑炉、农业电气大棚、商业全电厨房等技术,拓展零碳建筑、全电民宿等应用场景,助力终端能源消费绿色转型全省领跑。

助力“用绿电”。持续开展“清风暖阳”专项行动,服务新能源发电、新型储能等高效并网,协助企业算好“安全、公平、绿色、经济”四本账。积极宣传国家绿电绿证政策,提供政策咨询、信息解读等一揽子服务,引导企业精准把握政策导向。

聚焦“服务品质好”

服务“举措多”。深化“四电”服务矩阵,“电管家”服务重大项目,“一对一”保障项目早落地、早用电、早投产。“电保姆”服务社会民生,政电网格融合为用户提供零距离服务。“电小二”响应用户诉求,分级分类快速处理用户涉电问题。“电博士”助力新能源发展,青岛供电公司成立博士团队攻关能源转型技术难题。

服务“速度快”。聚焦重点项目、特色产业,超前开展电源接入系统方案、供电方案研究,及时做好配套电网工程规划、立项和建设,服务企业“入驻即接电”。贯通政务与供电业务系统,行政许可事项线上“一链办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服务“质量好”。深化“分析-改进-评估-提升”服务质量闭环管理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价、用户回访等方式动态优化服务流程。定期发布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等核心指标,推动用户满意度、电力营商环境评价等位居全国前列。

聚焦让用户更“省心”

全面推广供电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和电子证照应用,全部电力业务实现“一网通办”。深化应用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和电力外线接入工程联合受理、联合踏勘、联合审批。

让用户更“省钱”。全面落实“三零”“三省”惠企举措,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符合青岛延伸投资政策条件的10千伏及以上项目,电力外线工程投资至企业建筑区划红线。

让用户更“省时”。优化网上国网App功能,高压用户供电方案辅助编制、竣工云上验收,掌上随时查看办电进度。推进基本电价计费方式变更等8类业务“即办即结”,推广应用数字化电子发票,实现全量用户电费发票获取“零跑腿”。

此外,发布会上媒体就创新“四电”服务举措、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推进工程实施、服务重点项目报装等热点话题提问,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咏新、刘兆元回答记者提问,详细介绍了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服务重点项目和企业的举措成效。(刘鲁楠 周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