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荣成市虎山镇:破茧聚沙兴热土,经纬耕耘织锦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3:48:00    

仲春时节的荣成市虎山镇生机勃勃:芙蓉山庄文旅项目加速推进,农村车间里妇女们忙碌增收,千亩良田上现代农业机械穿梭作业……虎山镇以“再出发、再攀高”为指引,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交出产业兴、百姓富、集体强的亮眼答卷。

文旅融合: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绘就 “诗画虎山新图景。作为虎山镇文旅产业的“先手棋”,芙蓉山庄生态示范基地正从废弃村落蜕变为文旅新地标。背山面野的223小院、美术馆与匠窑艺宿集群相映成趣,制陶、泥塑等体验项目将非遗融入旅游场景。“今年投资完成核心区建设,旅游旺季全面开放后可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 项目负责人孙正平介绍,通过保留胶东民居的石砌墙体、海草屋顶等特色元素,融入美术馆、有机农场等体验空间,既守住了乡愁记忆,又激活了沉睡资源。以芙蓉山庄为核心,虎山镇串联海洋牧场、康养基地等资源,构建“文旅 + 康养 + 农业”产业矩阵,绘就 "诗画虎山" 新图景。

就业赋能:巾帼力量撑起半边天,编织民生幸福新图景。在岳家村针织车间,妇女们坐在缝纫机前熟练地加工出口订单,五颜六色的针织品在传送带上整齐排列,勾勒出 "家门口就业" 的生动场景。通过 “企业家下午茶” 机制,针织企业将订单延伸至周边村落,既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又让农村妇女月均增收2000元。“不出村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这一“双赢” 模式成为稳就业的压舱石。北隋家村的海带扣加工项目则激活了 “银发经济”。村委牵头组织 500 余名妇女参与,实行 “一批材料一结算”,人均月增收1500元。目前全镇30个村庄参与,形成“村村有项目、户户增收忙”的生动局面,在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

联建共兴:攥指成拳激活发展动能,打造集体经济新标杆。面对 “散小弱” 的村集体经济困境,虎山镇以“跨村联建”破局。正隆片区7个村整合土地,推行“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种植规模扩大至初期10倍,集体经济收入翻三番,实现了“1+1##_FORMAT_GT_##2”的聚变效应。“规模化种植必须靠现代技术。”片区书记徐祥德指着即将投入使用的无人植保机,展现出对科技赋能的信心。东双庙村的服务型经济同样亮眼:流转160亩土地并购置收割机,为农户提供低价收割服务,去年村集体增收9万元。虎山农业合作社则联合高校培育“青花19”花生良种,推广2000亩,引入无人机实现2万亩农田精准管理,建成万吨烘干设施破解丰收难题。在大龙嘴村,1000亩滩涂改造项目即将投产,村民以地入股、年底分红,预计年收益250万元。

从“文旅破茧”到“就业织网”,从“联建聚沙”到“科技赋能”,虎山镇的实践恰似一幅对仗工整的振兴画卷:上联是产业转型的大气磅礴,下联是民生改善的细腻温暖;横批则是“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理念。当机器的轰鸣与百姓的欢笑交响,当发展的蓝图与泥土的芬芳交织,虎山镇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着更为壮丽的时代篇章。

(通讯员 李彦苇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