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共创|AI+万物=∞
来源:人民网
舞台灯光渐暗,25岁的周键抬起左手,金属质感的机械仿生右手轻触琴键。一首《大鱼》裹挟着科技的温度,在会场内回荡。

周键借助仿生手弹奏《大鱼》。人民视频供图
这是发生在“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中《2025中国·AI盛典》融合展演上的一幕,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2025中国·AI盛典》融合展演现场。人民视频供图
12岁失去右手的周键,如今借助脑机接口技术的力量,凭“意识”便重获“掌控力”。“它没有赋予我超能力,却让我终于能从容地站在阳光下。”周键说。
周键的故事并非孤例。当下,脑机接口技术正走向千家万户:帮助残障人士重拾生活信心、让“星星的孩子”学会表达情感、帮助瘫痪患者用意念控制外部设备……“技术的核心价值,是造福于每一个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何熙昱锦说。
当褪去冰冷的代码与算法外衣,AI之光正以温暖的姿态融入生活,描绘“AI赋能万物”的新图景。
“发言稿就在我的眼镜里!”前段时间,作为第一批“摸到光”的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戴着仅重49克的AI+AR眼镜火了一把。站在台上,他把发言稿显示在AR眼镜上,通过手上的戒指完成翻页,实现“脱稿”演讲。

祝铭明分享感悟。人民视频供图
在博物馆,游客透过AR 眼镜,可见文物三维影像悬浮空中,历史触手可及;在油田,工程师通过远程AR协作,精准诊断设备故障……让科幻电影中带显示屏的眼镜走进现实,是Rokid献给AI时代的答案。
“我们相信,未来的智能终端将不仅仅是手机,而是像这副眼镜一样,把我们从方寸的手机屏幕中解脱出来,让人机交互从‘指尖滑动’回归到‘眼神交汇’。”在祝铭明看来,未来的AI,将成为一种不可见、却无处不在的能力。
从AI盛典上机器狗穿上马甲舞狮,到后来春晚中机器人穿上马甲扭秧歌,再到广西三月三期间机器人换上壮锦马甲跳起“科目三”,人形机器人的成长,正在解锁人类未来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我们将再接再厉,给大家造更有用的机器人,我相信在未来的5-10年,AI和机器人必将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说。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人民视频供图
《2025中国·AI盛典》制片人、总导演田梅介绍,作为“人工智能最新应用的年度发布平台”和“人工智能前沿趋势的年度瞭望平台”,AI盛典将充分汇聚AI领域当下的前沿技术、头部企业和顶尖人才,以极具创造力的呈现方式,生动展现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实践、丰硕成果以及广阔前景。

《2025中国·AI盛典》制片人、总导演田梅介绍亮点。人民视频供图
盛典从让兵马俑“开口唱方言”,到机械臂乐手演绎交响乐,AI正在重新定义创作边界。“未来的创作不再受限于技术,而是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六边形战士’,才能驾驭AI的无限可能。”田梅坦言,唯有打破思维桎梏,方能激发“AI+万物”的潜力。(何宁)
相关文章:
- 欧莱雅中国发布美的社会经济学数据:1个岗位带动新增20个就业机会
- 图片新闻|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救出第9名幸存者
- 提供AI解决方案,展示人形机器人新功能,汉诺威工业展聚焦工业转型
- 入境游潜力持续释放
- 毫微上涨6.16%,报5.0美元/股,总市值8401.53万美元
- AI助力结直肠癌治疗 三分之一患者有望减少过度治疗
- 助力青年以技能赋能乡村振兴,2025年“燕子青焙师计划”开营仪式在沪举行
- 雄安:统筹大规模建设与承接疏解工作
- 潮评丨“DeepSeek首次用于地震国际救援”,带给我们三重启示
- “甲亢哥”中国行抵达重庆,被轨道穿楼惊到“宕机”
- 持续救援中!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开展联合救援行动
- 绿城中国:重点房企拿地额增三成 热度分化
- 这些负担也该减(大家谈·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②)
- 人机共创|AI+万物=∞
- 中国慢性乙肝48周临床治愈率达33.8%
- 长城视频 | 闪耀吧,新雄安一家人
- 改革与经济前瞻博鳌论坛对话-万祥军 |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
- 权威访谈丨走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探月之路——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 广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单个外资项目最高奖励1.5亿元
- AI店小二DeepSeek智能巡检 餐饮业迎人工智能3.0